不做感覺統合,孩子結果會怎樣?10大障礙的剖析 | 走出自閉症#13


Hi!大家好! 我是兔媽,當發現孩子有發展障礙時,沒有即時訓練他們,將會有哪問題?今天我們來聊一下,感覺統合的10大障礙。

  1. 大動作笨拙,且不太協調,有機會日常或上小學體育課,跳高、跳繩、踢球、丟球困難等。
  2. 經常會碰撞瘀青,或者容易絆倒。肢體不協調。
  3. 生活自理上,自己學不會穿衣服、扣扭扣、綁鞋帶。寫字繪畫的能力比同齡人慢很多,甚至落後很多。
  4. 容易分心,維持注意力的時間短暫,或者沒法專注。
  5. 對挫折或壓力的忍耐度很低,什麼都不要,或者說不會,拒絕嘗試新的遊戲。
  6. 活動量常常過高或過低,常常太嗨或者放空。例如從很高處跳躍,沒有危機意識……
  7. 過度喜歡旋轉或搖動的遊戲,而且不感到頭暈。例如喜歡看旋轉中的風扇等,這影響別人對自己的觀感,影響社交生活。
  8. 容易暴怒、焦躁,情緒控制差、容易發脾氣,甚至有些孩子有攻擊的行為,這些情緒化的行為導致孩子在社交上有障礙。
  9. 不喜歡被別人觸碰,或是對很多材質表示敏感,像似泥巴、細沙、羽絨服、牙刷等……
  10. 發展明顯有遲緩的孩子,可能有感覺統合的「行為」或「動作」上的問題。

孩子在成長的階段中,大腦是具有可塑性的,及早發現和訓練,對孩童日後的發展是相當重要的。

若家長發現孩子生活適應上有困難,或是有上述問題,盡快尋找專業人仕幫助,及早家居訓練,用小遊戲來逐漸改善,或是配合治療師方案做密集式家居訓練,以便盡快追上同齡學童的發展。

粗略估計譜系孩童有十大關於感覺統合的障礙,因每個孩子發展不同,所以兔媽會以當年用過的方法逐一剖析。

借鑒當年兔媽訓練方法

1 兔媽在訓練大小肌肉不協調時,善用家居沙發及餐桌,取出巴士或食物供孩子玩和奬賞,先讓孩子依沙發或餐桌站立,當孩子手推巴士玩時,家長幫忙先拿起孩童弱的腳,讓健的腳獨立站久些,之後換弱腳站,開始時有難度別放棄,孩童專注玩巴士時可練習弱的腳。→持續練習效果更好。

手肌肉臂力練習,善用沙發、餐桌、床鋪來輔助練習臂力,例如家長拎起小孩雙腳在床上做「人力車」爬前,兒童撑起雙手取巴士或食物,來回持續地練習。若孩童沒有達到撑起臂力動作,那麼家長需要調節至孩子能做到的動作為先。

2 兔媽孩子沒有容易瘀青的情況,但有容易絆倒的問題,可以用方法1的訓練做法來協調肢體發展。可服用維他命C及食用橙和奇異果來緩解瘀青。→或者用去瘀膏。

3 生活自理上,先讓孩子學穿左邊袖衣服,當掌握的好便再學穿右衫袖。把有扭扣的舊衣服整件套在一塊紙板上,讓孩童正面練習扣一半扭扣,之後學習扣整排扭扣。有需要自制大扭扣,兔媽自己用紙皮包着布縫制幾個大扭扣練習,家長也可以向學校借道具練習。

寫字繪畫練習,全部以橫豎撇捺為基礎,先練習正確拿筆,畫海,再畫花、畫葉子、太陽、月亮練習,家長若及早多訓練孩練習畫畫,那麽他將來抄寫及寫字的能力會好些,也會在寫字的速度上和同齡孩子相近。

4 兔媽自製黑房間,吸引孩子專注枱面功課練習。(兔媽有1集內容,詳細介紹如何布置黑房間,吸引孩童專注力,敬請家長追看學習)

5 兔媽孩子,對挫折及忍耐力很低的狀況不明顯,但有拒絕嘗試新遊戲的固執性,這方面也需要家長拆開遊戲的完整性,例如跑過去拿球,熟練後再做接下的遊戲。孩童不願意嘗試新事物時,家長要有耐心,有些孩子固執的行為會嚴重些,有些則沒那麼固執。家長可緩後再做訓練。

6 兔媽孩子在活動上不會太嗨,但會放空遲鈍,有些孩子太嗨,建議可以嘗試學習游泳來釋放能量,若未能游泳,那麼建議家長學習按摩背部,要使用一些力度才能刺激孩子太嗨的活動(建議家長上網學台灣中醫師的「原始點」按摩,來舒緩孩子太嗨的活動行為)至於活動上放空的孩子,重要的是多刺激及練習,例如先爬後跳,再練習下蹲撿球的來回動作。

此外也可配合治療師方案在公園或家居做密集式訓練,然後訓練大肢體動作為先,例如站在圈內往圈外跳,由一步跳開始學繼而連貫跳,持續練習。家長可以自行變換訓練元素,這樣能讓孩子更適合自身的發展速度。

7 兔媽孩子有段時間也喜歡在廳自轉,且不感到頭暈,他也喜歡看廁所旋轉中的抽氣風扇。(兔媽會以一集來講解如何快速戒掉孩子重複性行為,敬請追看學習)

8 兔媽孩子沒有易怒焦躁的行為,也沒有攻擊行為,偶而會推翻完成不了的枱面家課,例如砌不成的積木,配對圖案沒法完成時會發脾氣。建議易怒焦躁型孩童,家長要安排大量白天去公園放電,亦可多家居訓練大活動量的遊戲。也建議家長可用兔媽用過的大力揉搓背部法,孩子一旦發脾氣就搓揉背部或手臂,也可以搓揉腿部。

9 兔媽孩子在某些材質上有敏感,例如細沙、泥巴、羽絨服、牙刷等。有需要帶孩子多去沙灘玩沙體驗細沙質感,不斷練習,此外可玩泥巴,初時很抗拒,不斷給孩子多摸泥巴體驗,也可買電動牙刷刷牙減低對牙刷敏感。此外亦可向職業治療師購買專業的觸覺刷,順上手臂向前臂刷,全手臂均勻刷至少20次。

10 發展上明顯有遲緩的孩子,可能有感覺統合的「行為」或「動作」問題。 例如兔媽孩子有段時間會在家踮腳走路,而且不疲倦,樂此不彼,兔媽就立刻幫孩子按摩整個腳板,以適當的反刺激動作來停止踮腳行為。

兔媽建議家長需要在孩子剛出現問題時,及早介入及訓練,糾正行為及修正動作上的問題,由於大腦在發展中是可塑性的,所以家長一定要抓住2-6歲的訓練黃金期,進行密集式訓練,兔媽當年也是持之以恒,辛苦訓練,才能讓孩子有機會步入主流念幼兒園、小學及中學!

好了,如果此分享對妳及孩童有幫助,敬請訂閱按讚分享!以便讓更多家長盡快看到有用資訊,幫助他們更快掌握訓練的捷經!/謝謝您的收看時間,下期節目見!

0 Comments